大暑的节气故事 大暑的节气简介
大暑时节气候炙热,整个中国没有一个地方不热的,不止人感觉热,狗的热的伸舌头,往树荫底下跑,一起听听大暑的节气故事吧,据说喝暑羊的习俗和春秋时代的范蠡有关,以致现在很多地方夏天就开始吃羊喝羊,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大暑的节气简介的解析,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!
【大暑的节气故事】
范蠡喝暑羊
春秋时,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,厌倦了政治勾心斗角的喧嚣,来到山东鲁南地区隐居。范蠡发现隐居的地方牧草肥美,非常适合养羊,于是就引进山羊品种,教当地百姓殖草养羊,范蠡隐居的地方因此得名羊庄,成为鲁南地区山羊的发源地。
传说,范蠡因常年协助勾践勤于国事,体弱多病,饲养第一批山羊的那年夏天,范蠡已是十分衰弱,家人怕他等不到秋天山羊长成,于是不顾天气大暑,为范蠡烹制了羊汤尝鲜,谁知范蠡连喝了几天羊汤后,身体日渐好转,加上家人的悉心照料,竟得以寿至耄耋。
于是,人们纷纷效仿范蠡在大暑天喝暑羊,后来渐渐就成了风俗。
医圣孙思邈认为,人年老时体弱多病,多是因为少壮时太贪凉。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,排汗排毒,将冬春之毒、湿气驱除,是以食为疗的创举。所以有夏天喝暑羊,健康又壮阳,暑羊一碗汤,不用开药方的暑羊养生经验谈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其气候特征是:斗指丙为大暑,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,农作物生长最快,同时,很多地区的旱、涝、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。
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北半球在每年7月22-24日之间,南半球在每年1月20-21日之间,太阳位于黄经120。大暑期间,汉族民间有饮伏茶,晒伏姜,烧伏香等习俗。
车胤捕萤
在东晋时期,有一个孩童叫车胤。他自小就聪明好学,博学多才。只是家境贫穷,他的父亲没有办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他学习。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买灯油给他晚上来读书。
所以,他只能在白天背诵文章。在夏天的某个晚上,他忽然看到许多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地在黑暗中飞舞,显得非常耀眼。他就想把这些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可以成为一盏灯了。
于是他找到一个口袋并且抓到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,把它在吊上面。虽然并不像太阳耀眼,但勉强还可以用来看书了。从此以后他的学识便是与日俱增。
大暑节气是我国二十四节气里面的一种,也是我们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大暑节气是在公历的7月22日到24日中交节的。大暑里面的暑指的是炎热的意思,而大暑,可想而知就是指气温炎热到极点。而大暑相对于小暑来说,就是更加的炎热的意思,是在一年里面阳光最为猛烈而天气也是最炎热的节气。
【大暑的节气简介】
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。大暑时节阳光猛烈、高温潮湿多雨,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,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,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。
自古以来,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(伏茶)的习俗;伏茶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饮的茶,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此外,还有烧伏香、晒伏姜等习俗。
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、湿气最重的时节,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。
大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。斗指未,太阳黄经为120,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。暑是炎热的意思,大暑,指炎热之极。
大暑相对小暑,更加炎热,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、最炎热的节气,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。大暑气候特征:高温酷热、雷暴、台风频繁。
大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。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暑是炎热的意思,大暑,指炎热之极。《逸周书》曰:土润溽暑(溽暑,指潮湿而闷热)。
又五日,大雨时行又曰:大雨不时行,国无恩泽。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、气温最高、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。
大暑节气,高温酷热、雷暴频繁,雨量充沛,是万物狂长的时节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大也。
《通纬孝经援神契》说: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,六月中。小大者,就极热之中,分为大小,初后为小,望后为大也。
大暑的节气习俗
1、喝伏茶
伏茶,顾名思义,是三伏天喝的茶。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。这种由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,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
古时候,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,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,免费给来往路人喝。如今,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,不过在温州,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。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,保证供应。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,叫做伏茶。
2、烧伏香
伏香,大暑节气气温最高,农作物生长最快,大部分地区的旱、涝、风灾也最为频繁,抢收抢种。
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;因此百姓烧香祈福,祈求风调雨顺,百谷丰登;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,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,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。
3、晒伏姜
伏姜源自中国山西、河南等地,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,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、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。喝过伏姜后,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,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,血液循环加快,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,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,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、寒气一同带出。
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,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,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。
《大暑的节气故事 大暑的节气简介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24/1025/164678.html
已有999+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