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虚痰湿 岭南人少喝点牛奶
养胃原则:饮食有节,有粗有细,不咸不甜,七八分饱,不烟不酒
“吃得香、睡得好”被称为人生之幸,现代人却往往因为胃“不给力”,乐趣享不到,反受其害。中医脾胃科专家认为,养胃之道,首先要辨明自身体质,然后再谈吃什么、补什么。
事实上,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饮食,藏着无利、伤胃的可能。比如营养丰富的牛奶,在中医看来原来是阴寒之物,其实“阳虚阴寒者十之八九”的岭南人并不适宜多喝,更不能天天喝。到底该如何顺应体质,根据身体需要,从养胃出发调适我们的饮食,且听专家一一道来。
阳虚痰湿 岭南人少喝点牛奶
受“天天一杯牛奶,强壮一个民族”的宣言影响,牛奶在中国人的饮食里显得分量很重,补钙、强筋壮骨等好处深入民心。不过,广东省中医院大院脾胃科主任、副主任医师张北平却直言,作为中医专家,并不主张人人喝牛奶,尤其是阳虚体质突出的岭南人,“很伤胃!”
国外已有研究显示,牛奶中的酪胺酸,会转化成刺激物多巴胺,不仅能使大脑兴奋,还会刺激胃肠。张北平说,其实在此之前,大家最容易接受的事实是,不少人喝不了牛奶,一喝就是肚子“咕噜咕噜”乱响,甚至腹泻,西方医学谓之“乳糖不耐受”,但从中医的角度看,其实是阳虚体质的人错误进食了寒凉食物,当然受不了。
中医认为,牛奶的本质是一种乳脂,来源于动物的血,属于阴寒之品,现代人阳虚者多,极少有人能坚持将凉牛奶加热来喝,因此阴寒与阳虚硬碰硬,当然伤胃。“岭南人十之八九是阳虚体质,喝牛奶利小于弊,建议少喝。”
张北平解释说,岭南地缘导致人们“阳贯之气常泄,临海阴湿之气常盛”,因湿而困,主润化的脾胃更是湿重日久生淤,故岭南人的体质多为阳虚、痰湿。脾胃虚寒的岭南人多见舌质淡胖、易腹胀、常拉肚等。
养胃原则:永远别过饱
有人治胃病吃药依从性好,可两个月过去了症状没减轻,结果医生一问,他烟酒均沾,而且每周平均2次大吃大喝的应酬;有人胃痛就诊,胃镜检查发现,胃里长着30多处息肉,肯定与饮食因素有关,原来他最爱面食,天天吃碱水面做早餐……
张北平指出,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,都在伤害着脾胃,比如年轻人吃着火锅喝着冻啤酒、常常吃得过饱、又烟又酒、喜好浓茶、爱熬夜、不吃早餐等,这些都与饮食养胃原则相悖。
养胃第一要务是饮食有节,“若要小儿安,需要三分饥与寒”,成年人也一样,吃饭只能七八分饱,不能吃到吃不下才停筷子。第二是要有粗有细,食谱要多样化,每天餐桌上的食物品种最好达到25种,每样只吃一点,不偏食,任何爱吃、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,要轮换着吃。第三是要少吃多餐,每天三至五顿都是可以的,而且要最重视早餐,摒弃晚餐丰盛的习惯。
食物选择上,食不在补,适口为珍,天天燕窝更是没必要。肉食要不吃动物内脏,海鲜也不宜多吃,因其偏寒,还是发物;青菜或深色食物好;老人则建议可多喝粥,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大米粥,可换成燕麦、小米来熬,尤其是小米粥非常养胃。
每天要保持吃水果,但要餐前还是餐后吃?张北平说,如果你的胃在空腹、吃酸东西或喝冷饮时会不适甚至疼痛,说明你的胃功能不够好,建议还是餐后1小时后吃水果更好。吃水果还要讲性味,苹果平性,常吃无妨,但梨、香蕉性寒,最好间隔着吃。
药膳推荐:豆类去湿,煲汤前先炒
林老太的胃病调养了三个月,基本没再犯了,上周却苦着脸又跑脾胃科。原来,由于近来春雨潮湿,每天身体困倦而且舌苔厚,为了祛湿,林老太煲了赤小豆、扁豆、冬瓜,结果喝了药膳后胃部不舒服,甚至出现头晕症状。
“她祛湿汤不放姜,豆类还不炒,太寒性的汤膳一下肚,胃就受不了。”张北平表示,药膳是岭南人对付特殊体质的好经验,不过有时没有辨体质来进行,容易适得其反。
虚寒体质,忌玉竹、石斛,最宜多吃姜、黄芪、红参。阳虚之人不仅十个指头总是觉得冷而不温,而且易拉肚、胃胀肠鸣,可多吃温阳食品,如用酒、肉桂来煲汤,加上丁香和姜,可暖胃,最宜早上吃。需要补气的人,推荐人参、黄芪、广东地区五指毛桃更是最好的补气之物。补血,是可用当归、熟地,尤其是女性在月经后可吃阿胶,三五天即可。
与药膳可搭配的岭南食材包括:山药、土豆、香菇、蘑菇、大枣、栗子、鸡肉、猪肚、羊肚、牛肚、糯米等,都是补气升阳的好东西。尤其是广东人爱用的淮山,不温不寒,一年四季都可以吃。
还有比煲汤更简易可行的养胃茶汤:遇到天气变化或吃凉食后胃痛,可找来红砂糖、生姜,去掉寒性的姜皮后,切入15片姜与适量红糖同煮一碗水,趁热喝,可迅速缓解胃肠性感冒症状。慢性胃炎患者或便秘人士,则可冲泡红茶或熟普洱茶,调入适量蜜糖,养胃润肠燥。
《阳虚痰湿 岭南人少喝点牛奶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14/1210/34242.html
已有0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