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门古镇 孙权故里传尚武之风
龙门古镇街景
龙门古镇上的义门牌楼
孙权故里
在我的印象中,大凡江南小镇都离不开水的滋养。镇上的居民枕水而居,出门行舟,日常生活浸润在一片水的世界里。此外,小镇还常常和雨水缠绕在一起,水汪汪湿漉漉的青石板路长年累月地映照着街面两侧的粉墙黛瓦……江南小镇就是一幅幅经过了细心渲染的水墨画。然而,在龙门古镇我却找不到这样的感觉。虽然地处富春江畔,却没有水乡泽国的韵味,也缺乏小桥流水的景致;它是个山乡小镇,更具有粗犷硬朗的风骨,在充满阴柔情调的江南可谓是独树一帜。
山居风貌别具一格
龙门古镇坐落于浙江省富阳市境内,距省城杭州不过52公里的路程。从杭州去龙门古镇可以坐汽车,也可以乘船。倘若乘船去的话,经由钱塘江上溯至富春江,一路上可从容浏览江南佳地的水光山色,是个既惬意又诗意的行程。
走进龙门古镇,便径直踏上了一条鹅卵石路。沿着鹅卵石路穿街走巷,可以通达古镇的每一个角落。这种鹅卵石路是古镇的一大特色,也是别处难以寻觅的一道风景。山居风貌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建筑材料多取自于山中。人们在山野间就地取材,用山石盖房铺路,因此形成的风格无疑是粗犷硬朗的。
古镇用以盖房铺路的材料大多取自于山涧溪流。走在由光滑的鹅卵石垒砌而成的街巷里,让人感觉古朴而浓郁的山居气息扑面而来——这种气息宛如一股清新的山风,捎带着潺潺的溪水声在耳畔隐约浮现。
事实上龙门古镇就是一个沿山溪而筑的民居群落。古镇北、东、南三面环山,南面的龙门山直插云霄,一条落差近百米的龙门瀑布从山巅飞泻直下,在青山翠谷中形成蜿蜒曲折的龙门溪。龙门溪自南而北穿越龙门镇,然后又一路奔流汇入富春江。在这条溪流上并无舟楫往来,也不沿溪成市;况且溪流两侧的民居还和它保持着一定距离——虽然龙门溪在大部分时间里只是缓缓流淌的一条小溪,以至于游人都可以下到河床上戏水玩耍;然而当山洪一旦下泄,那时的情景恐怕就难以设想了。说来奇怪,我到过龙门古镇好多次,一次也没有遇上过雨天,从没见识过龙门溪涨水的景象。
九成居民为孙权后裔
江南的古村和古镇都讲究风水,这一点龙门古镇也不例外。从建筑格局上看,“前有照,背有靠”,整个古镇的形制暗合“天人合一”的古代风水学原理;从地理位置上看,古镇的先民选择在龙门山与富春江之间安家落户,也与今人推崇的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颇为吻合。古镇内屋宇廊房相连,长街曲巷相通;自古以来,镇上居民们按各房系的厅堂围聚而居,以血统为基础,体现出宗族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尊卑之序。
古镇上完好保存着江南罕见的明清古建筑群。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,共有厅堂40多座,砖砌牌楼三座和古塔、古庙各一座。古建筑面目完整的有思源堂、余庆堂、百狮厅、素怀堂、迎山堂、诚德堂、冬官厅、余荫堂、耕读堂等等。它们让龙门古镇拥有了“厅堂博物馆”的美誉。
古镇的名称源出于东汉名士严子陵之口。相传他当年出游路经这里,曾指点江山说道:“此地山清水秀,胜似吕梁龙门”。于是古镇因此而得名。此后,“龙门”一词在当地不仅成为了地理概念,更演绎成了一个含义微妙的文化概念。这是因为有人出身“龙门”而成就了帝王霸业,此人就是三国时的吴帝孙权。
曹操曾为之嗟叹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!”。忆当年,孙权乘天下大乱、群雄并起之际,据长江之险,创三分天下于东南、踞六郡八十一州而称帝。据考证孙权并不在龙门出生,这里是其祖、父两代的出生地。但这并不妨碍古镇被后人视作“龙兴之地”,被称为“孙权故里”。
龙门古镇90%以上的居民是孙氏家族的后裔。《孙氏家谱》记载,从三国孙权一代起直至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,龙门孙氏已繁衍了65世。尽管“孙权故里”历经战乱和社会变迁,至今仍清晰而完整地记录着宗族世系的历史变迁。游人随便拦下一位镇上人请教,他都可以告诉你自己是东吴大帝的第几代子孙。
刀枪剑戟触目可见
也许因为是天潢贵胄的繁衍之地,这里没有一般江南古镇所具有的商业气息。孙氏后裔如今依旧恪守着重农桑、轻商贾的传统,看重田耕和手工技艺。此外,读书的风气仍为古镇人所推崇,镇南端如今还保存有一潭名曰“砚池”的碧水,而“砚池”的寓意是希望宗族中多出几个考取功名、光耀门楣的读书人。
古时候,功名与前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寒窗苦读。但在龙门古镇的一些孙氏厅堂中,除了弘扬功名的牌匾楹联,另外还多了一种硬朗之气,那就是触目可见的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。抑或是地处山野有防备之需,抑或是受了东吴先祖的精神遗传,总之,厅堂中陈列的兵器架呈现给游人的是一种古朴的尚武风气。这让人不禁联想起《三国演义》中刘备东吴招亲的故事:洞房花烛夜,孙尚香的侍女们“不爱红妆爱武装”的特别表现,曾使得戎马半生的刘皇叔吓出了一身冷汗。
富春江流域有许多古镇、古村落,多年以前我曾经沿着这条秀色可餐的河川写生游历,后来根据回忆写成了散文《青山长醉》。拙作发表后,我收到了郁达夫孙女郁力女士的来信,她以一个富春江人的视角,品评我写出了黄公望山水长卷《富春山居图》中的意境。在我的印象中,《富春山居图》乃是意味隽永的经典,画卷中的富春江蕴涵着江南山水的灵秀之气,是后人难以模拟的臻美境界。其实我倒是觉得,龙门山下的古镇可算是富春山水中的一个异数,比较适合于单独描绘;谁倘若能借得先辈些许灵气,似乎还可以自成一幅风格别具的富春山居图小品。
3年前的春夏之交,我在龙门古镇和郁力女士(当时她还是富阳市旅游局副局长)不期而遇。我们在龙门客栈一起讨论郁达夫的诗作,我收到了这位大家闺秀惠赠的一份礼物——一卷郁达夫的诗作手迹竹简。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纪念品,同时也是龙门古镇给我留下的美好记忆。而今,每当我检视这卷竹简时,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古镇的形形色色来。
那一天在龙门客栈我们也聊起了有关古镇的话题。在对这个风情独具的古镇的认识上,我发现我和郁力女士在好些方面有着颇为一致的看法。我们认为,龙门古镇文化积淀深厚,而龙门孙氏对于中国宗族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,尤其它所拥有的“孙权后裔最大聚居地”、“中国古代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”和“江南最大的古村落”等价值内涵,是浙江乃至于全国都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。再者,龙门古镇不同于一般江南古镇的山居风貌,同样也是一笔珍稀遗产,须在今后的旅游开发中得到保护与珍视。
《龙门古镇 孙权故里传尚武之风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13/0225/23580.html
已有0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