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六养”、“四少”的养生大旨
养生之道,贵在有常。现在中国已将进入“老年社会”,但观很多老人似缺乏面对老年应有的心态,无所事事,对生活失去兴趣。即使有一点原本以为可以充填生活内容的“雅兴”,如书法、绘画、远足、写作、花草等,也浅尝辄止,不能继续,往往半途而废。于是,长吁短叹,百无聊赖,而且心中苦闷,慨叹很难有抒发的地方和对象。
清人有“六养”、“四少”的养生大旨,不妨可以参据调节。
“六养”“流水之声,可以养耳;青禾绿草,可以养目;观书绎理,可以养心;弹琴学字,可以养指;逍遥杖履,可以养足;静坐调息,可以养筋骸”。这是说要多接触大自然,颐养性情以及耳目之聪明、步履之矫健,同时静以读书养气,保持身心的健康。
“四少”“口中言少,心中事少,肚中食少,自然睡少”,是说饮食、睡眠要适度,精神状态要好,少积存烦恼、少说话,以免费神。这当然不是让人装痴作哑,也是适度的意思,所谓“依此四少,神仙可了”。
中医养生的原则和方法
未病先防,未老先养
中医学的养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、保健益寿为目的。如起居调摄方面,《内经》强调“风雨寒暑”等“虚邪贼风”要“避之有时”;饮食卫生方面,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中有专篇强调预防食物中毒;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记载了用动物肝脏来预防夜盲症、用羊的甲状腺和海带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;《内经》还提倡用针灸来预防疾病、养生益寿。因此,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未老先养。
日常调理,生活有节
讲究生活规律,注意对日常生活如饮食、起居、睡眠、劳动及精神等方面的调养,对延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。中医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,如精神养生法、睡眠养生法、饮食养生法、起居养生法、四时养生法等。
自我锻炼,持之以恒
中医学自我锻炼的方法,包括气功、导引、按摩等,近代所谓气功,源于古代的导引、吐纳等锻炼方法,关键是调身、调心、调息。它们可使人体排除内外干扰,形神合一地处于最佳状态,从而对整个生命过程实行自身调控,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潜力,祛病防老。
药食相兼,针灸相配
在中医历代文献中,不时可见到许多药物和方剂具有“益气轻身”、“延年益寿”等作用的记载,这些都属于药养的范畴。食疗则是中医养生宝库中又一朵奇葩。食物与药物相辅相成,共同起到强身延年之功。此外,还有针刺保健、养生灸、脐疗法、药枕疗法等许多行之有效、简单实用的方法。
中老年养生用药十忌
1、忌滥用西药抗生素、激素和维生素(所谓西药“三大素”)乃因人到中老年脾胃多虚,“三大素”类似于苦寒中药:黄芩、黄连、黄柏之类,伤脾败胃,且付作用较多,变症叠出。
2、忌长期滥用西药止通片,因久用止痛片损伤胃肠道,引起胃出血,久服还会成瘾,危害极大。当寻求中医药治疗。
3、忌迷信名贵药,名牌药,因贵药不等于好药,不一定对症。药轻价廉,功在对症,参茸盲投,多见伤人,大黄对症,屡屡救人。
4、忌轻信民间偏方、秘方。偏方、秘方确有对症之病,但地有南北,人有寒热,差之毫厘,缪之千里。
5、忌滥用滋补药,补药亦要辨证使用,盲投峻补,非但无功,反招其害。
6、忌求愈心急,擅自增加用药剂量,致使脾胃不能承受重负,反增变症。
7、忌茶水送药,酒后服药,抽烟服药,因烟酒后服药有多种不良反应,使药效大减,茶水亦大减药物疗效。
8、忌盲目服用抗衰老药(包括性抗衰老药),市售抗衰老药,均七分宣传,三分见效,且疗效不能巩固,其治本之法,必须求治中医。
9、忌饮料、矿泉水,因饮料、矿泉水中有苯类防腐剂,会导致肝脾质地纤维化。
10、忌防暴饮暴食,饥饱无时,肥甘厚腻,饮酒过量。
《“六养”、“四少”的养生大旨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13/0201/22241.html
已有0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