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人的衰老年龄段

2012-12-31 11:49:01  养生抗衰 >

  男性身体机能的衰老,虽然不像女性绝经那样,有一个明显的生理变化过程,但是从中年起,就会发生一些几乎难以逆转的衰老变化。

  1.大脑功能:集中注意的能力和语言技巧,随年龄增长改变不大。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从30岁起,虽不明显但稳步下降。

  2.心脏反应能力:30岁以后,心脏的加速知应力开始下降,每分钟最高心率平均每10年降低10次。

  3.有氧耐力:由于身体供氧能力下降,工作能力降低,70岁时工作能力只及30岁时的一半。

  4.身体脂肪:75岁时体脂比例比35岁时增加一倍,大部分增加在肌肉和心脏器官中。

  5.肌肉和骨:随年龄增大,肌肉萎缩,肌力减弱,但这种变化可通过体育锻炼加以补偿。骨衰减虽是老化的普通特征,但衰退速度可通过锻炼加以减缓。

  6.头发减少:随年龄增长,头皮上毛囊数目减少,余下的头发生长速度也会变慢。

  7.听力:耳鼓增厚,耳道萎缩,难以听到纯音(正弦波音)和高频音,尤其在接近60岁时更明显。

  8.肺功能:由于胸壁硬化,呼吸肌负担加重,每次呼吸后肺内残留空气增多。

  9.性冲动频率:性冲动次数减少因人而异,但因为性激素水平降低和活力减少,性冲动次数减少是不可避免的;在30岁达最高值后,每10年约降低30%左右。大量的临床资料告诉我们,前列腺炎、前列腺肥大、睾丸炎、附睾炎、鞘膜积液、遗精、早泄、阳痿、不射精、阴茎癌等,都是危害男子健康的常见的病。它们折磨着众多的男性。

  10.阴茎勃起角度:一般情况下,阴茎勃起角度在30岁达到最大值,以后随年龄增长阴茎向上勃起角度逐渐下降,最大下降幅度在50-70岁,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血管的老化。

  男人要让颈部宽松

  如果你是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,穿着高领服装低头俯身时,常会感到头晕目眩的话,那你就要小心了,说不准已经患上了“衣领综合症”。

  不久前,某医院一位专家就接诊了这样一个病人。40多岁的赵先生捡钢笔时,突然头晕眼花、胸闷欲呕,过一会儿天旋地转,一头栽倒在地。同事将其扶起后,片刻便清醒过来,似乎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;但几天后,赵先生俯身时又一次晕厥。

  经过检查,排除了他患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可能后,专家发现,病人最近总是穿紧身高领套衫,领口过高、过紧,压迫了颈动脉窦,而俯身时此种压迫加剧。医学上将之称为“颈动脉窦性晕厥”,俗称“衣领综合症”。医生建议他换掉紧身高领套衫看看,果然以后俯身时末发生晕厥。

  专家指出,衣领综合症是指突然发生眩晕、虚脱、耳鸣等临床征象的综合病症,发生持续时间短暂,一般仅1~4分钟,有时神志丧失,可长达20分钟左右。此病易在50岁上下的男性身上发生。

  人体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交界处有一膨大部分,医学上称之为颈动脉窦。颈动脉窦壁内有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,为压力感受器。若衣领太高、过紧、过硬,领带、衣扣过紧,均能使颈动脉窦受压,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压快速下降和心率减慢,脑部供血减少,导致头晕或晕厥。

  预防“衣领综合症”,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穿紧身高领套衫,系领带时切勿过紧。一旦发现“衣领综合症”的病人,应速将病人仰卧,解开衣领,抬高双下肢,让更多的血液回流心脏,使病人尽快恢复神志。

  家庭体操锻炼肩关节

  针对肩周炎,有关专家推荐了以下几种家庭体操:

  提重物法

  准备姿势:分腿站立,未患病的一侧手扶桌子的一端、弯腰约90度,患病一侧手握一至两公斤左右的重物如哑铃、沙袋,也可用熨斗等家庭日常用品替代,活动时肩部应尽量放松。动作:依次做肩关节前后摆动、左右摆动和顺时针及逆时针地画圆摆动,摆动的幅度由小逐渐增大。每组摆动练习可反复做15至20次,每天做2至3组。功效:练习肩关节前屈后伸、水平内收、外展及回旋活动。

  注意:运动时不应引起明显疼痛。

  对墙面圈子疗法

  动作:患者面向墙壁,伸直手臂,对墙象征性地做画圆圈的动作。功效:经常重复这个动作,对肩周炎的恢复将会有很大帮助。

  手爬墙疗法

  动作:患者用手摸面前的墙,从低到高,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慢慢向上爬,爬到自己能够耐受的高度。功效:每天这样训练若干次,就会天天有进步,越爬越高,对肩周炎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。

  拉毛巾疗法

  动作:拿条长毛巾,两只手各拽一头,分别放在身后,一手在上,一手在下,跟搓澡似地拽它。刚开始活动时。患者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,但不要着急,动作慢慢地由小到大,感觉也越来越好。功效:每天坚持做几次,肩周炎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善。

  上肢绕脖子

  无论是预防,还是治疗,没事坐着的时候,将两只胳膊分别从前向后,或从后往前用力做绕脖子的动作。别看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办法,但对肩关节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。

男人的衰老年龄段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12/1231/163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