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吃鹿茸全年美肤
鹿茸酒
中药保健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国人使用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炎帝神农氏时期。中药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?上期我们为你解读了人参,今天我们将介绍鹿茸。
鹿茸分两大类
古诗有云:“尾闾不禁沧海竭,九转灵丹都慢说;唯有斑龙顶上珠,能补玉堂关下穴。”诗中所谓“斑龙顶上珠”指的就是鹿茸。
是雄鹿额部生长出来的尚未骨化的嫩角,俗称鹿茸角,是雄鹿的第二性征。有人把茸和角混为一谈,其实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。茸角的外表有毛皮组织,上面布满天鹅绒色的茸毛。皮内是结缔组织、软骨组织,布满血管有血液流通可以输送营养,代谢旺盛,生长很快。而鹿角是鹿茸脱皮后经骨化过程形成的骨质硬角,是雄鹿争偶御敌时的斗争武器,为鹿科动物花鹿或马鹿头上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动角加工而成的。古代医家认为,鹿之精气全在于角,而茸为角之嫩芽,气体全而未发泄,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,是峻补无阳、益寿延年的滋补要药。
细分鹿茸有两大类。花鹿茸:呈圆柱状分枝,具一个分枝者习称“二杠”,主枝习称“大挺”,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,习称“门庄”。外皮红棕色或棕色,多光润,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,上端较密,下端较疏;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,皮茸紧贴。锯口黄白色,外围无骨质,中部密布细孔。体轻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具两个分枝者,习称“三岔”,大挺长23~33cm,直径较二杠细,略呈弓形,微扁,枝端略尖,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;皮红黄色,茸毛较稀而粗。另一大类就是马鹿茸,较花鹿茸粗大,分枝较多,侧枝一个者习称“单门”,二个者习称“莲花”,三个者习称“三岔”,四个者习称“四岔”或更多。按产地分为“东马鹿茸”和“西马鹿茸”。
《夏吃鹿茸全年美肤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12/0419/4367.html
已有0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