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:早不生气,晚不醉,饿治百病,饱伤人
唐代医神孙思邈在《养生铭》中提到,“再三防夜醉,第一戒晨嗔。”其意思是,晚上不能醉酒,早上不要生气,这才是养生要诀。
其实,中国人早就认识到,酒“小酌怡情,大饮伤身”,夜晚大醉对人体伤害是特别大的。
在中医看来,酒性温,具有行、散的作用,而夜晚是人体阳气收敛的时候,夜醉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,导致身体疾病发生。同时,夜间新陈代谢大都减缓,对酒精的代谢也减慢,这样就加重了酒精对人体的伤害。
醉酒还会对神经系统、肝脏、心脏血管、胃等多系统脏器造成伤害。
至于“第一戒晨嗔”,在中医看来,早晨是“肝气”生发的时候,中医说的“肝”,与西医所讲的神经系统相关,与人的心情、情绪密切相关。早晨保持平静、愉悦的精神状态,才能保证“肝气”顺利生发,否则就会导致“肝气郁结”。许多疾病比如妇科病尤其是乳腺疾病、肿瘤的发生,都与肝气郁结密切关联。
当然,除了早晨不宜生气外,其他时间也应避免。生气还可能诱发心梗、中风,中老年人尤其应注意。
养生常识:饿治百病 饱食伤人
饿治百病,饱食伤人。中医和佛教都说:“过午不食”。所谓“午”,就是中午11点——13点,过了13点就不能再吃饭了。饿了怎么办?可以喝果汁、吃水果。
专家研究发现:长期饱食损害大脑健康。为什么饱食损害大脑昵?由于经常饱食,身体摄入的总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需要,致使机体脂肪过剩,血脂增高,会导致脑动脉硬化,引起“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”明显增加。这种物质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肪细胞增生,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。
一方面,经常饱食,促使大脑内生长因子增加,就会使大脑的氧和营养物质减少,使人记忆力下降,思维迟钝,严重者可发生中风。
另一方面,经常过量进食,体内的血液大部分调集到肠道,以供消化所需。而人的大脑活动方式是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的,若主管胃肠消化的神经中枢——植物神经长时间兴奋,其大脑的相应区域也就会出现兴奋,这就必然引起语言、思维、记忆、想象等区域的抑制,就会出现肥胖和“大脑不管用”现象。对于“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”的增加,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来控制。但通过调节饮食,可减少“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”在大脑中的分泌,以保证大脑的健康。
在日常生活饮食中,有些食物是不能常吃的,否则有损大脑和身体的健康。这些食物包括:松花蛋、臭豆腐、味精、方便面,葵花子、烤牛、羊肉、腌菜、泡菜和油条等。
《中医养生:早不生气,晚不醉,饿治百病,饱伤人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12/0325/1854.html
已有0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