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功养生要点及常见养生功法
第六要选择温度、湿度适宜的环境。
温度对练功有着一定的影响,因为练功的初始阶段是真气向内聚集的时期,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练功,必须穿够衣服,否则寒气会乘机而入,引起病变。在室外练功一方面不要逆北风,另一方面也应选择背风之处。因为风对调息有很大影响,即使功底深者亦应注意为好。
如在温暖的环境中,一不要过热,二衣服可穿的少些,尤其不宜在烈日下练功。因为热宜使气泄,汗出过多,体内能力消耗过大,对增长功力不利。
湿度与空气中的负离子有密切联系。雨后次日晴天的早晨空气负离子含量多,头天晚上未下过雨的次日晴天的清晨次之,晴天的中午更次之。但是,有些病人(如湿邪偏重的风湿寒痹、风心病等)不宜在瀑布、江、海、湖、池、溏、人工喷泉及阴寒潮湿的岩洞中练功。
2.练功时间与季节
练功质量的好坏与练功时间的选择是有着很大关系的。
人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一样,同样存在着一个以盛衰消长为特点的周期性节律。根据这一节律选择练功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。
大量的研究证明,人类生命活动是按时间进行的,生长衰老有明显的时间倾向,环境的周期变化(昼夜和季节的交替)影响着机体组织器官的活动和人的性格行为。人体内很多生理、生化现象也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。如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、血糖、激素的浓度及新陈代谢等都有昼夜起伏的现象。
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,一日也如此,分别标志人体阳气的生、隆、虚、闭的变化征兆。
古人对练功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过系统的论述,明代高濂的《遵生八笺》、冷谦的《修令要旨》、元代邱处机的《摄生消息论》等都提出了按不同季节、节气,配合经络的不同练功姿势、方法和理论。
现以夏季为例说明练功与季节的关系及方法。
夏季是生长的季节,气温高,气血的运行旺盛,津液与阳气易被耗散,所以夏天练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:首先练功时要注意防暑,避开强烈日光的照射,以练静功为好,每次30~60分钟为宜。
其次练功时要注意有利于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,可利用午休,静坐、闭目养神、意守丹田。总之,夏季练功应护阴,蓄养阳气。其它三季可依季节特性而类推,参考前论。
人体阳气的运行,在《内经》中指出:昼行二十五周,夜行二十五周。
古人根据阳气运行的情况提出了“子午流注”的理论。
按现代科学研究及理论研究的情况来看,人体的各个主要器官在二十四小时(十二时辰)内,有其固定的活动最频繁的时间,这种生理现象在动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,生物学家称之为生物节律或“生物钟”。
古人认为子时(23时~1时)是胆活动旺盛的时间,其它时间依次是:丑时(1~3时)为肝,寅(3~5时)为肺,卯(5~7时)为大肠,辰(7~9时)为胃,巳(9~11时)为脾,午(11~13时)为心,未(13~15时)为小肠,申(15~17时)为膀胱,酉(17~19时)为肾,戊(19~21时)为心包,亥(21~23时)为三焦。在这十二个时辰中,从子至已为六阳时,从午至亥为六阴时。子时、午时练功为子午功,卯时、酉时练功为卯酉功。子午功较卯酉功较易收效,因为子时为阳气始生之时,午时为阴气始生之际,在其阴阳气始萌时练功极易助长阳阴气的生发。
了解了这个“子午流注”规律,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当的练功时间。例如:肺有病者,可选择寅时,因为此时是肺经活动最旺盛的时间,此时练功较其他时间更为理想,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国外的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:每个人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一个体力、智力、情绪的近月节律的“主轴”,这个“主轴”是:体力节律为23天,情绪节律为28天,智力节律为33天。这三种节律描绘在坐标系谱内呈余弦曲线。在零点以上的日子里,称为高潮期,表现为体力充沛,情绪高涨、稳定,思维敏捷等。在零点以下的日子里,称为低潮期,表示体力欠佳,情绪低落,不稳定,思维迟钝。而正当零线上的日子里,称为临界期,此期是极不稳定时期,身体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,极易出现差错,感染疾病,协调性能较差,容易发生事故。三条曲线都处于临界期,称为“三临界日”或“三重零”,这是最危险的日子,但这种日子在一生中并不多见。两条曲线同时处于临界期(二重零)的机会并不罕见,每人每年大约有6次。
《气功养生要点及常见养生功法》阅读地址: http://www.shanyuwang.com/2012/0325/1325.html
已有0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